新闻资讯 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设计院论文《关东印象》入选《2012中国室内设计论文集》

 

                                           关东印象

                                                    ──以关东古巷为例展现东北文化

 

摘要:中国建筑学会2012年1月5日在北京举行“发展和繁荣中国建筑文化”座谈会,标志着地域文化,民族特色的本土设计文化的回归。本文试着在一条室内特色风情街中展现东北民俗风情,主要是黑土文化,以及地域民俗文化与商业业态有机的整合。体验地域风土人情,感受关东生活,以“关东情、关东艺、关东味”为展示内容。

关键词东北文化  随时体验  中华巴洛克  圈楼

 

 

 

引言

   特殊的自然地貌,长期的民族融合以及泊来文化华洋杂处成形了哈尔滨文化的多元化。东北一带被称为“关东”和“白山黑水”。关东古巷以黑龙江文化圈为主体。在地域文化中汲取精华。改变设计师的观念。观念变化了,也就有了千变万化的技巧。注重对“随时”的体验,使传统的统一与中心遭到彻底的消解,形成互动的参与性,关注普通人的生活状态。使参观者在随时的体验中获得惊喜,设计感觉更加注重草根与亲民。

 

1.东北文化概述

 

1.1  黑土文化根基

(1)少数民族文化:古老原始的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赫哲族等主要以渔猎文化为主。

    (2)金源文化:11世纪一直延续到今天的女真人及其后继者满族共同创造一脉相传的民族文化。

    (3)闯关东文化:清末民国以来背井离乡的中原人大量的进入东北地区,闯关东文化以汉族中原文化为主体。

    (4)俄罗斯文化:20世纪上半叶,大量犹太人、波兰人与白俄贵族的到来与各国领事馆设立,带来了文化多样性,具有浓烈的俄罗斯情结。

1.2  关东文化的表现风格

热烈、包容、异域特色的,勇敢与鲁莽、开放与保守共存。中原文化为东北地域文化的主体。

 

2.关东古巷中东北文化的表达

 

2.1  室内设计中的原始架构

关东古巷的平面成半月形,是相临两栋建筑的中间地带,立面造型转折复杂。

空间组合特征、营造技术和装饰艺术从东北民居的建筑元素中提取。室内空间架构是古巷的重要表达元素,体现整体空间的情感,反映地域文化的主体。

(1)东北传统民居建筑元素

东北传统民居建筑包括:东北汉族传统民居、东北满族传统民居、东北朝鲜族传统民居,

主体选择满族民居的形式。满族民居从半地穴居发展起来,并受汉族民居的影响较大。满族民居不同于汉族的规矩,如在抬梁式木构架中融入穿斗式做法;内部为卷棚式屋顶外观却做成起脊;在硬山顶基础上加外廊,形成歇山顶形式。单体建筑平面特定有“口袋房,万字坑,烟囱立在地面上”,生动形象地概括了满族房屋的基本形象。

关东古巷的立面造型占整体空间的2/3体量,立面特征遵循满族居民的建筑立面划分:台基、墙身及屋面,整体感觉很敦实厚重。建筑中没有纯装饰性的构件,风格简朴。大量采用青砖灰瓦,总体色调灰暗,门窗用一些比较亮的颜色点缀,显得朴实优雅。

    “硬山”是满族民居的典型特征,屋顶材料有小青瓦和草顶。墙身主要为门窗,窗下墙使用灰色青砖。窗户为支摘窗,窗棂图案以井字形为主。关东古巷的七大风情区中,有六大区域采用满族民居的建筑风格。

(2)“中华巴洛克”建筑元素

融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于一体,既不失中国的传统文化特征,又兼带外来的文化内涵,

在哈尔滨的建筑外形特征上有所体现。“中华巴洛克”建筑是劳动人民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把巴洛克建筑流派的风格融汇在民族传统之中,创造了极具价值、独具特色的中西合璧建筑。建筑的内部空间却是中国传统的四合院,多为二层、三层的四合院。哈尔滨人称为“圈楼”。“圈楼”也是一种庭院,庭院群体体现社会观念,自然观念的空间布局。

在关东古巷中华巴洛克院落风情区中,用中华巴洛克的建筑体块和“圈楼”形式分别设

计出两个独立的空间。中华巴洛克的建筑结构是西方的,装饰是中国传统图案,如石榴、牡丹、梅花和海棠等象征富贵吉祥,使用象征福、禄、寿的动物图案,如蝙蝠、鹿、仙鹤等。“圈楼”内使用木质楼梯、阳台,即增加了建筑的垂直交通空间,又丰富了建筑形式,檐口单面坡的建筑形式,传达着中国民俗中“肥水不流外人田”的用意。

(3)少数民族特色建筑元素

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赫哲族的建筑是在比较原始的地域自然环境下形成的,它们都是

由简单的几何形体本身或相互叠合形成的互不相连的独立形体,呈现出单纯的几何形状特性。“斜仁柱”和“撮罗安口”为圆锥体。木刻楞、马架子、“奥伦”等都是由水平向的三棱柱与长方体上下叠合而成。建筑高度一般在2~5m,边长或直径在1.5~7m的范围内。开窗很少,使用自然环境的材料建造,主要是桦树、圆木等,外表皮用驯鹿皮、白桦树皮和草泥等,关东古巷少数民族风情区充分提取这些建筑元素。

2.2  七大院落风情区的文化表达

在充分了解三大建筑元素的基础上融汇地方的物质民俗、社会民俗和精神民俗,为整个

关东古巷添加丰富多彩的装饰内容。根据平面分析,关东古巷划分成七大风情区。每个风情区院落的形式相互联系。相临两个院落间形成一个主题连廊,也是二层人流交通的主要通道。

关东物质民俗:剪纸、东北三宝、酸菜、粉条、冰雪文化等;社会民俗:东北三大怪、亚布力烟、乌日贡、哈日等;精神民俗:闯关东、冰雪画、二人转、东北民歌、东北大秧歌等。景观节点、互动体验区、主题文化展区、购物休息区互相穿插布置,全方位展现关东文化。

(1)闯关东入口大厅

关东古巷入口区是整条古巷的主入口,给参观者第一印象区。考虑到位置的优越性,主要突出“闯关东”主题。体现“闯关东”草根历史文化主脉,表达“闯关东”的精神。那就是敢于和磨难抗争,敢于和命运抗争,向陌生的地方“闯”,向有希望的地方“闯”。在“闯”中成熟,在“闯”中成长。人是文化、信息的载体,人的流动即是文化的流动,中原文化向关东地区大规模挺进,文化交流也进入了一个大融合的阶段。“闯关东”大型主题雕塑诉说着那段历史。入口大厅进入乡野风情区的过口处设置一处戏台,让人仍能感受到中原大地上的乡音乡情。

(2)乡野院落风情区

穿过厚重的戏台映入眼帘的是灰色砖墙上挂着一串串辣椒,大红灯笼高高挂起,一股东北农家院的淳朴气息。二层的支摘窗透出微弱的灯光,空气中弥散着农家特有的炊烟味,这一切都让你回到乡间。关东民俗在此区域中得到最多的展现,如三大怪、玉米篓子、暖暖的火炕等。在清王朝的龙脉大地上,东北乡野间保留了更多的中国传统民俗。三层的冰雪画展现了东北丛林叠嶂、冰雪弥天、白山黑水、寒烟锁地的寒冬印象。再向前望一座大型实木玉米篓子挡住了我们的视线,草顶和木栅栏还原了乡间实物,上部是二层的连廊,下部是通向下一个院落风情区的通道。

(3)中华巴洛克院落风情区

进入此区域感觉来到了旧名“傅家甸”的道外区,有典型“圈楼”结构。“常家大院”、

滨江道尹李鸿漠故居、冰城最早的西药房等经典建筑在此风情区里再现,行走在此仿佛窗子里飘出时远时近的手风琴曲或者唱片机的歌声。朱红色的油漆、房檐下镂空的中式木雕透着灵气和精致。百年的老字号重新云集在此。中华巴洛克院落风情区展现了老一辈哈尔滨人的智慧。

(4)少数民族风情区

“圈楼”的记忆还没有散去,一座木制的悬索桥横架在一座山洞的旁边。远望去还有座

白桦树“撮罗子”高高的矗立在桥边,它是此风情区的中心。原生态的景观资源是大小兴安岭地区渔猎文化的“活化石”。木刻楞小屋对着岩体山洞,浓密的白桦树下有一群梅花鹿。少数民族风情区表现对自然神多神的崇拜。

(5)关东特色民俗文化休闲区

包含关东特色演艺区、关东特色小吃区、关东特色艺术品街。关东特色演艺

区表达老关东的热烈、火辣、粗犷、古朴的风格。在此区域中浓郁中式风格的传统戏楼为主景观。大秧歌、二人转等平民文化互动体验,表现出“车轱辘菜”般“压不死、辗不烂”的生命活力。

关东特色小吃区由演艺区两侧进去,满族民居的典型特征围合形成多间“档口”。“靠山

吃山,靠水吃水”,不同的自然环境形成了富有特色的饮食习惯。广被的森林、丰富的水域、广袤的平原湿地给黑土大地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食料,在中华民族饮食文化中形成了风格特异性极强的东北特色饮食文化。在满族菜肴基础上加鲁菜、京菜的长处,粗线条的炖、酱、烤充满塞外的味道。

走进关东特色艺术品街,一种古朴、凝重的氛围扑面而来。穿行其中令人仿佛置身北方

古老民族的文化隧道:萨满神鼓、鱼皮服饰、桦树皮制品、黑陶、根雕、剪纸……一件件民间艺术精品,具有很高的文化内涵,为观者拼起一个令人震撼的北方民族的文明世界。

 

3.结语:

 

设计的民族化是一种文化的积淀,由历史文化形成的风格,具有相当强的个性生命力,

外界力量很难将其同化。作为东北的设计师能充分了解项目所处地域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使原有的地方色彩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有新地方主义的特征。东北文化具有很强的文化特征,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圈。东北文化来源于几百年的社会生活,社会生活是关东印象的唯一源泉。关东印象包含着浓浓的关东情,关东文化斑驳厚重,浸满岁月沧桑。“龙兴之地”承载了众多的黑土文化,挖掘地域文化、探究城市的文脉、寻找印象中的“中国味儿”是我们本土设计师的职责。

 

 

 

 

 

参考文献

[1]周立军等著.东北民居.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縢守尧.文化的边缘.北京:作家出版社,1997年,第254页.

[3]赵巍岩.当代建筑美学意义.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23页,

[4]刘东.中华文明.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年.

[5]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艺术设计论集.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6.10.